三關

三關
拼音:san guan
1. 三個關隘的合稱:
(1) 平靖關、 武陽關 (即武勝關) 、 黃峴關, 為義陽 (今河南省信陽縣) 之三關。 南齊書·卷十五·州郡志下: “泰始中, 立州於義陽郡。 有三關之隘, 北接陳、 汝, 控帶許、 洛。”
(2) 上黨、 壺口、 石陘, 為上黨 (今山西省東南部地) 之三關。 後漢書·卷二十八上·馮衍傳: “夫上黨之地, 有四塞之固, 東帶三關, 西為國蔽。” 章懷太子·注: “三關謂上黨關、 壺口關、 石陘關也。”
(3) 陽平關、 江關、 白水關, 為蜀之三關。 文選·干寶·晉紀總論: “三關電掃, 劉禪入臣。” 李善·注: “蜀有陽平、 江關、 白水關, 此為三關。”
(4) 北周以益津 (今河北省霸縣) 、 瓦橋 (今河北省雄縣) 、 草橋 (今河北省高陽縣) 為三關, 關北屬遼。
(5) 明時以居庸、 紫荊、 倒馬為內三關。
(6) 雁門、 寧武、 偏頭, 為山西乙則上之三官者廢矣。”
(7) 身體食、 視、 聽三要處。 淮南子·詮言: “三官交爭, 以義為制者, 心也。”
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